这道入选“云间美食”的松江三球,
弹丸身形,玲珑精致!
现在上哪能吃到?
地栗球↓↓
松子虾球↓↓
其实,上个时期名满松江的老饭馆
——迎宾楼的招牌菜之一。
随着1992年迎宾楼的拆除,
它也逐渐松江人的记忆中褪色。
❶ 迎宾楼的创始
说到迎宾楼的出现,
要从它的“老大哥”松鹤楼说起。
///
这两家老饭店,
是上个世纪的雄踞中山路的“双雄”,
是松江人心目中的顶呱呱的酒馆头牌!
『 当时有句俗语道:
“上松江,不到松鹤楼吃汤包,白来一趟。”』
松鹤楼饭店创立于1936年,
当时迎宾楼、草庐这些店家还没创立,
所以当时在松江饭店行业中可以说没有对手。
以纯正的苏锡帮口味为特色,
创始人吴荣茂曾在上海沈大成当过跑堂,
成功参照了它的经营格局。
1946年8月7日,《茸报》第二版刊登的“松鹤楼”广告(邢砚斐 供图)
门店设预定桌菜、和菜,堂吃点菜,
花色面点等分时段经营,
一天四市,除早中晚,
还有夜夜市(类似现在的夜排档)
每天都门庭若市、座无虚席。
1948年,松江松鹤楼、迎宾楼创始人吴荣茂(1879—1959)七十寿辰时与其妻丁大妹(1893—1966)在无锡洛社东安庄祖宅的合影(吴宗玉 供图)
松鹤楼的招牌菜点是炒鳝糊和汤包。
每道菜品都有制作秘诀,
不少匠人技艺也失传已久。
①包端结口如花蕾。
② 18个褶以上。
松鹤楼的汤包外观洁白如玉;
咬上一口汤汁四溅,
再带配一碗葱花蛋皮汤
这种吃法一直盛行到现在!
///
“鲈鱼火锅”“鲈鱼氽汤”在当时也是大受热捧。
四鳃鲈八生火锅(来源:《云间美食》)
花色面点也出名,
以过桥方式组合可是一大特色。
『由于生意火爆,
后来又开办了“迎宾酒楼”』
1942年,吴荣茂租下松鹤楼饭店对面的楼房,
正式创办迎宾楼酒家。
1993年的中山中路,左起第二家就是迎宾楼(唐西林 摄,松江档案馆 存)
酒楼坐南朝北,南临市河,
三楼三底,面积约350平方。
蒸熟的肉香味、笋壳的清香,
路过的行人总会被美食香气吸引,
抬头看,门牌上的“迎宾楼”三字威风凛凛。
『 雄踞中山路的饭馆双雄 』
中山路上迎宾楼(松江区档案馆藏)
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的几十年间,
这“老大”和“老二”,隔街耸立。
后来迎宾楼由长子吴彬源接管,
次子吴炳初仍留在松鹤楼。
松鹤楼老板吴炳初(1921—2004)(吴瑞玉 供图)
那时,食客盈门,两店排起长队,
构成中山路上的一道风景。
“老大”松鹤楼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拆除了。
❷迎宾楼缘何名满松江?
01\店堂的布局典雅大气
楼上靠街分隔成五间包房,
临窗座还能观赏热闹的街景。
1947年7月9日,《茸报》刊登的“迎宾楼”广告(邢砚斐 供图)
店内既有一般堂吃,也有婚庆喜宴,
还设有包房,供客人洽谈、聚会。
02\专研松江本帮菜
迎宾楼擅长烹制松江本帮菜,
至今仍有不少经典名菜,
还深深停留在松江老城厢人的记忆中。
上世纪20代初,创始人在老城西外街黑鱼弄口开办“合意馆”菜馆。
合意馆广告(邢砚斐 供图)
『 几道响当当的品牌菜 』
迎宾楼的菜上上下下有百余种,
比如流传至今的松江三球
(田力球、蟹粉八宝球、松子虾球)。
ENJOY人气招牌菜——清炒鳝糊
吃黄鳝还是讲究一个新鲜,
所以要预先批量买回来,
放在店后面的大水缸里养着。
鳝丝在当天现划,火候要恰当,
调料适时搭配入锅。
第一次尝的客人下回保准还要点。
(图源网络|图文无关)
亲民大众汤——什锦汤
用河虾仁、鸡片、鱼片、
肉片、肚片、腰片、冬笋片、
香菌片和火腿片配制,
料多汤清,入口鲜美,
发挥各色食材的原汁原味。
(图源网络|图文无关)
还设有各档“和菜”,
菜肴分为四冷盆、六冷盆或八冷盆及八大菜一汤,
由店家搭配,供消费者选择。
(图源网络|图文无关)
价格从每桌5元起,8元、10元、15元不等。
还有相当考验技艺的冷盆花卉,
让当时的食客们大开眼界、拍手称赞!
03\抢先成立冷饮部
老板商业头脑活络嗅觉敏锐,
当时迎宾楼还抢在各饭馆前,
抓住了冷饮部的商机!
炎炎夏日的解暑优品!
特制三色冰淇淋、刨冰、各冰镇饮料,
当时也是火到不行。
(图源网络|图文无关)
饮料专供正广和汽水,
有鲜桔味和可乐味两种。
04\开了启用女招待的先例
当时老板吴彬源
从苏州聘来两名20刚出头的妙龄女郎,
一口纯正腔吴侬软语,酥人无比,
服务亲和热情,讨得不少食客们的欢心。
1947年,《茸报》上的迎宾楼广告(邢砚斐 供图)
05\赫赫有名的厨师团队
迎宾楼厨师团队质量在当时也属精英,
也培养了不少技艺精湛的高级厨师。
///
初代的厨师团队由名厨孙金魁带领的四人团队。
各怀本领,尽心尽责。
孙大厨离开后招聘的王苟王大厨,
也是当时位列“松江十大名厨师”的名厨。
王大厨的私房菜:梅干菜焐肉(图源网络)
上世纪70年代、80年代初,
主厨邓伯根的手艺也是名不虚传。
烹饪制作果决又漂亮,
灶台打理得清清爽爽。
❸ 当时绅士大少爷、商界大佬
各界社会人士常来光顾!
从生日宴到婚宴都在这里办!
当时明锠铁工厂的项老板、上海参行的张老板、
元昌参行的严老板,
米行、袜厂等诸多商界大佬
以及绅士大少爷文人墨客等
常来迎宾楼宴请宾客,
碰杯叙旧,相谈甚欢。
1978年秋,松江县饮食服务公司在迎宾楼举办技术比武时,吴彬源(1916-2009)制作的“凤凰拼盘”不同凡响(吴宗玉 供图)
据悉那时35元一桌的酒席:
四双拼冷盘、八热炒、四大主菜、两道点心,相当丰盛,其中不乏干贝、鱼肚、鱼翅和海参等珍品,良辰美食让一对对新人和众嘉宾念念不忘。
上世纪70年代、80年代初,
婚宴、生日宴、款待亲戚宾客,
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迎宾楼,
这里珍藏了老一辈松江人团圆欢庆的温馨回忆。
▲上世纪90年代中山中路黎明食品商店附近街景
“文革”中,迎宾楼改名九峰饭店,
但老熟客仍然以“老酒家”称呼它。
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,
私营餐馆数量逐渐多了起来。
迎宾楼则凭借一贯的好口碑,
依旧顾客盈门。
但迎宾楼也在1992年中山中路地段改造时拆除,
原址均另建新楼。
但1994年松江老城改造中,
迎宾楼落下帷幕,
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★云间直购好物推荐★
【爆款来袭】赵记传承牛奶甜品 ¥3.99 购价值10元椰汁黑糯米冬日超值特惠!手慢无~椰香四溢,入口甜甜糯糯! ↓↓↓点击下方,立即抢购↓↓↓*部分图片与资料源于网络
*部分资料参考公众号:松江微历史
戳这看 从路边一辆小推车起家!光头炒饭的老板是光头?
所属类别: 行业新闻
该资讯的关键词为:松鹤楼月饼礼盒,上海松鹤楼粽子,苏州松鹤楼官网,杭州松鹤楼总店菜单